bc365娱乐线

当前位置: bc365娱乐线首页 > bc365娱乐线概况 > bc365娱乐线简介

bc365娱乐线:bc365娱乐线概况

bc365娱乐线:bc365娱乐线简介

 


bc365娱乐线和现代产业bc365娱乐线

 

响应国家号召、应对时代挑战、助力高教发展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科技飞速发展引发的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发展进程和国际竞争格局,加快培养未来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是高等教育抢抓科技发展机遇、支撑现代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要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国家队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bc365娱乐线产学研协同攻关;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

20217月,学校应国家发展战略之需、应时代进步创新之需、应高校培养领军人才之需,正式发文成立西安交通大学bc365娱乐线。bc365娱乐线的建设是突破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壁垒、破解成果转化难题的重大工程,是改革创新“教师教”“bc365娱乐线学”“学校管”三大问题,突破“一名教师、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个PPT”传统教学培养模式的大胆探索,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定位清晰、目标明确、服务全校、争创一流

bc365娱乐线是学校下属二级单位、是“服务bc365娱乐线、产教融合、项目驱动、协同育人、共建共享”的综合性校内二级机构。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试验田”,bc365娱乐线始终着眼于未来科技领域与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立政产学研资一体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构建从人才培养到成果转化、从基础研究到核心技术、从“出成果”到“用成果”的有机生态,以“bc365娱乐线、未来技术研究院、未来技术孵化器三位一体推进”为建设理念,不断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着力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科学谋划、精细管理、统筹推进、高速发展

一、建设举措及现状

经教育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成为全国首批12家bc365娱乐线建设单位之一。bc365娱乐线现设人工智能、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和医工学四个方向,现有bc365娱乐线290名,其中本科生113人、硕士74人、博士生103人。

1. 实施“教学管”三大改革,构建以项目为牵引,学科交叉、产教融合、校企双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路径

立足“四个面向”,以激发bc365娱乐线创新创造活力为着力点,突破传统工程科学人才培养框架,着力实施“教、学、管”三大改革,探索构建以多样性、前沿性、模块化为特征的跨界融合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新模式。

1)构建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新建或改造130门课程中(其中60门项目驱动式课程),有72门课程的部分课时为校企导师同上一堂课,校内教师讲述理论知识,企业专家介绍该理论知识相应的企业案例和实践应用,打通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落地应用的知识环节;有118门课程为多名教师同上一门课,围绕多学科交叉课程内容,打破院系壁垒,由来自相关学科的教师参与授课,每门课程平均4位校内教师,来自2-4个学科、2-3个bc365娱乐线。智能制造方向初级项目课智能制造系统的人工智能应用及实践,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为我校本次唯一入选案例,也是本校第二例;智能制造方向基础项目课“3D打印高性能制造机理研究教学团队,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二等奖,实现了我校产教融合赛道获奖的零突破。

2)深化校企协同,推动双师协同育人落实落地。建立了一支跨院系产教融合、“双师型”授课团队,邀请包括院士、领军、优秀人才在内的284位校内专家、86位企业专家参与授课,其中企业专家来自华为、西北电力设计院、航天六院、中国电信等21家龙头企业及一流科研机构。为研究生匹配校内主导师、校内合作导师、企业导师、创投导师。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导师队伍共计214人,其中96位企业和创投导师中,80%来自国有大型企业(研究所)、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军高新技术企业。bc365娱乐线校企导师团队荣获首届科德杯中国机械行业产教融合教育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研究生组体系类,全国仅2)。

3)成立bc365娱乐线学位分委员会,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分委会委员共25人,其中校内专家20人,来自12个一级学科;企业专家5人,来自华为、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

4)积极探索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采集式学习模式。依托电信学部专家团队研发的“知识森林模型”,牵头建设“基于知识森林的采集式学习平台”,对采集式学习提供支撑,着力解决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校企高质量稀缺资源利用、综合性评价、朋辈交流等面临的瓶颈问题,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探索一条新的改革路径。相关项目已顺利通过省重点教改项目中期考核,并已申报教育部“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5)强化国际交流合作,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人才。bc365娱乐线10名研究生申报“CSC”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专项,为学校申报该项目人数最多的bc365娱乐线(占全校申报比例32%);选拔9名本科生参加北航2022年英国(剑桥-牛津-爱丁堡)暑期在线交流项目,6名本科生赴境外参加短期交流学习项目;bc365娱乐线智能制造方向10名本科生赴日本参加2023樱花科技计划交流活动;推荐2名本科生参加海外交换项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名博士生参加海外名校联合培养;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达成人才培养合作意向,起草两校联合中心协议及联合培养博士生双学位协议。

2.发挥政企优势,搭建产教融合创新实践新平台

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校招、企业供、政府助、协同用、多方赢”的政策包,强化校地、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伙伴关系,打造“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1)建设开放共享的未来技术创新实践平台和成果展示平台。已建设《航空叶片制造系统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应用及实践》《新形态机器人设计与驱控》等项目制课程实践平台;建设服务于bc365娱乐线和校内外科创需求的前沿探究机类加工平台、工程驱动电类实验平台和医工交叉创新平台,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建设完成500余平方米的轨道交通未来技术创新试验基地,支撑校企科研项目和教学实践;建成展示学校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学校最新科创成果的对外展示平台-成果展示大厅。

2)建设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不断深化“一中心、一孵化、两围绕、一共享”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与航天五院、航天六院、航天创新院、通用技术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陕西省轨道交通集团天通控股等8家大院大所、龙头企业共建的校企融合创新联合体项目入驻两院,其中轨交研究院已入驻16家龙头企业。打造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实施有bc365娱乐线的科研和有bc365娱乐线的联合人才培养。截至目前,校企共建创新联合体参与项目企业工程师人数329人,累计培养bc365娱乐线400余人。

3)建立校企联合的“揭榜挂帅”机制。与陕西轨道交通集团共建“轨道交通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以解决轨道交通行业难点痛点问题为研究方向,涵盖车辆牵引与智能运维、信号与智能调度、智慧服务、绿色轨道交通、智慧社区与智慧园区5个方面。首批揭榜了33个项目,第二批揭榜挂帅项目预计2025年启动;西安交大-中国电信联合研究院等创新联合体首批确定揭榜挂帅项目10项。

3.方位培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效显著

结合bc365娱乐线人才培养方案,从招生、课程、导师团队、培养过程、学籍管理、学位授予、奖学金设置、bc365娱乐线活动、竞赛培育等方面为bc365娱乐线提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多方位支持。

本科生参与各类竞赛人数占比90%,获奖人数比例55%。三年来,在中国国际大bc365娱乐线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赛)中,9名研究生获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2项;7名本科生共获金奖4项、银奖2项、铜奖1项。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获奖11项;获得2023-2024年度陕西省大bc365娱乐线自强之星标兵”1人(全省10人),2022-2023学年博士优秀标兵1人(全校15人),西安交通大学第十四届学术之星”1人(全校10人),首届西安交通大学产教融合之星个人奖2项(全校10项)、团队奖1项(全校10项)。bc365娱乐线在校bc365娱乐线作为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成立7家科技型初创公司,融资总金额达1.11亿元,市场总估值超6.4亿元,其中在读博士生潘远志获评“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全国共表彰679人,其中高校在校生仅占2%)。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bc365娱乐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重点bc365娱乐线,聚焦未来科技领域与国家重大需求,不断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联合体建设,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助力学校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二、专业方向介绍

(一)人工智能方向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人机所)于1986年成立,是国内最早的人工智能专职研究机构,由郑南宁院士担任责任教授。依托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开展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bc365娱乐线,拥有一支能力突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在3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团队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育人文化和制度,培养了一批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领军人才,成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二)储能科学与工程

主要包括热质储能、电磁储能和储能系统三个子方向,整合西安交通大学电气、能动等6大理工优势学科。其中热质储能方向由何雅玲院士担任责任教授,包括先进储能与碳中和技术创新团队(何雅玲院士/ 陶文铨院士)、先进压缩空气与抽水蓄能复合储能技术团队(席光教授/王焕然教授)以及大型多能互补系统能量高效灵活转化团队(严俊杰教授);电磁储能方向包括离子电池/超级电容研发团队(徐友龙教授)、氢储能研发团队(丁书江教授);储能系统方向包括电力储能装备与系统应用团队(别朝红教授/宋政湘教授)、储能系统集成(管晓宏院士)。

(三)智能制造工程

团队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雪峰教授和国家级人才梅雪松教授担任责任教授,由卢秉恒、蒋庄德、李应红3位院士担任建设顾问,长期从事智能装备与智能工厂、机器人、激光先进制造等研究。目前有教师19名(长江1人,青长1人,优青1人,博导11人),其中教授8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4人,副研究员1人,工程师1人,助理研究员6人。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LJ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0余项,校企联合横向课题多项。

(四)医工学

团队由西安交大副校长、一附院院长吕毅教授担任责任教授,由徐宗本、赵红卫、张平祥、张心湜、顾瑛、王辰等多位院士担任建设顾问,依托西安交大一附院、物理bc365娱乐线、电信学部、前沿院、机械bc365娱乐线、生命bc365娱乐线和材料bc365娱乐线等。团队长期从事基于声、光、电、磁、核等物理要素的医工交叉技术创新与器械、设备研发。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共融机器人重大研究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陕西省创新团队等在内的课题100余项。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bc365娱乐线    站点设计与建设:网络信息中心

分享专业网站BC365娱乐线